尊敬的各位专家、同仁:

18届国际等离子体科学与应用会议(ICPSA 2025将于20251015-18中国西安召开。ICPSA是亚非等离子体培训协会(AAAPT)年度会议,旨在汇聚全球等离子体研究人员,促进知识共享与深化国际合作。AAAPT由国际著名等离子体物理学家蔡诗东教授等人于1988年发起成立,是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下属机构。ICPSA 2025AAAPT、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和电工材料电气绝缘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致力于为与会人员提供一个展示成果、交流观点、促进合作、共谋发展的平台。会议将邀请多名权威专家作大会/主旨报告,并设置口头报告和海报展示环节距离摘要提交截止时间9301,欢迎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稿并注册参会交流!

会议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亚非等离子体培训协会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工材料电气绝缘全国重点实验室

承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等离子体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

郑州大学农学院

支持单位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及应用专业委员会

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

Chinese Physics B

Plasma Processes and Polymers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法国EDP Sciences出版社



大会报告专家简介(按姓氏字母排序)

L. K. (Ricky) ANG

IEEE FellowIOP FellowAIAA Fellow

报告题目:Applying Fractional Calculus in Modelling for Electromagnetism, Plasmas and Quantum Systems

L. K. (Ricky) ANG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副教务长,曾任新加坡核与等离子体(NPSS)分会主席,美国IEEE核与等离子体PSAC EXCO执行委员会委员等。 PRL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代表成果包括量子尺度下 Child-Langmuir 定律的新扩展理论、二维材料的电子发射与接触电阻建模、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模型等。IEEE 核与等离子体杰出讲师新加坡公共行政奖章世界知识对话青年科学家奖等荣誉。



Annemie BOGAERTS

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

报告题目:Plasma Catalysis: Complex Chemical and Physical Mechanisms

Annemie Bogaerts,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教授、PLASMANT 等离子体研究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等离子体化学plasma chemistry)、等离子体-表面相互作用等研究,通过实验和仿真推动等离子体催化和等离子体医学应用转化累计发表700余篇论文,论文被引5万次H指数113兼任15种期刊编委,曾获30余项重要奖项,担任国际等离子体化学学会主席等职务,入选欧洲科学院与比利时皇家弗拉芒科学院院士。


Patrick CULLEN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Plasma-driven Industrial Chemicals

Patrick Cullen悉尼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学院研究主任,主要从事非平衡等离子体在绿色化学合成中的应用研究,涵盖工业化学、农业及食品等领域Cullen 教授已发表论文 300多篇,被引35000,入选Clarivate高被引学者名单(2017至今)。联合创立了PlasmaLeap Technologies等公司,致力于推广基于等离子体的绿色氨合成工艺。



Bihe DENG

嘉龙聚变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

报告题目:JiaLong – A Compact Magneto Inertial Fusion Approach by Accelerating and Compressing Field Reversed Configuration Plasmas

邓必河,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曾任 TAE Technologies 首席科学家、ENN 聚变中心等离子体诊断技术总监、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研究员等。长期从事先进等离子体诊断技术和仪器研发工作,拥有近40年中美荷三国聚变研究经验是磁惯性聚变路径的先行提出者,并在全球首创的电子回旋辐射成像诊断等尖端技术领域做出重要贡献,其开发的诊断技术被国广泛采用



Dirk HEGEMANN

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Empa研究员

报告题目:Chemical Processes in Nonequilibrium Plasmas

Dirk Hegemann博士,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等离子体与涂层研究负责人,长期从事等离子体沉积、刻蚀工艺以及等离子体化学气相过程研究,重点聚焦柔性聚合物材料的等离子体功能化及其工业应用转化。现任瑞士物理学会、瑞士真空学会国际等离子体化学学会理事,Plasma Processes and Polymers主编。



Xinpei LU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Plasma Medicin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卢新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期致力于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研究曾研制出全球首台干电池驱动的空气等离子体射流装置及唯一的牙根管内等离子体治疗设备,多项突破性成果被《自然》、《科学》等国际顶级期刊报道。发表论文250余篇,被引超19000次,2014年起连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曾获国际等离子体医学学会首届等离子体医学早期职业奖。


Tony MURPHY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首席科学家

报告题目:Hydrogen Plasma Smelting Reduction of Iron Ore: Insights from Arc Modelling

Tony Murphy, 澳大利亚CSIRO首席研究科学家,自1989年至今致力于热等离子体物理、化学及应用研究,并涉及等离子体催化领域。开发 ArcWeld 软件并参与 PLASCON 等离子体废弃物处理工艺(全球已建多套)与通用汽车、波音、西门子等多家国际企业合作开展多项研发项目获欧洲物理学会2024年等离子体物理创新奖等多项国际荣誉,现任Plasma Chemistry and Plasma Processing主编。



Qiuyue NIE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聂秋月,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主管设计师主要从事等离子体产生及参数调控技术、等离子体调制电磁波特性研究及应用研究,主导建设临近空间等离子体环境地面模拟与研究平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含重点项目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


Tao SHAO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

邵涛,中科院电工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专委会主任委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电压、脉冲功率和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应用等发表SCI期刊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曾任IEEE-ICOPS 2024大会主席,兼任Reviews of Modern Plasma Physics应用等离子体物理主编High Voltage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副主编。获2025年度IEEE核与等离子体科学学会奖



Y. C. Francis THIO

上海科技大学终极能源中心首席科学家

报告题目:Progress in Plasma-Jet Driven Magneto-Inertial Fusion at ShanghaiTech, Shanghai, China

Y. C. Francis Thio(赵永正),上海科技大学常任教授,著名等离子体物理学家。曾任美国HyperJet Fusion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美国能源部聚变能科学办公室项目经理、美国宇航局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高级推进技术负责人。他是等离子体射流驱动磁惯性约束聚变技术的首创者,曾主导建设了五个兆焦耳级脉冲功率实验室。在美国能源部期间,主导了磁惯性约束聚变等创新聚变能源项目的布局。目前,正领导团队在上海科大建设六个大型实验室,全力推进PJMIF聚变能源的研究。



Guanjun ZHANG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张冠军,陕西省高压放电与等离子体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从事高电压绝缘与放电特性、放电等离子体与多学科应用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863等项目,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和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霍英东青年教师奖,IEEE查特顿青年研究者奖,获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省部级和学会科技奖励10多项。



Yongtao ZHAO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赵永涛,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期致力于加速器与强激光驱动的高能量密度物理和聚变科学基础与应用研究 PRL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国际期刊发表100余篇论文。现任中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理事、高能量密度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编委。主持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联合重点项目和国防科工局科学挑战计划在内的多项重大科研项目。



主旨报告专家简介(按姓氏字母排序)

Xiaolei FAN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In-situ Reflectance IR Spectroscopy for Characterizing Plasma Catalysis

Xiaolei Fan,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等离子体催化、催化反应机理、多孔催化材料及催化反应工程Nature Catalysis, Angewandte Chemie发表220余篇学术论文及三部专著章节。获美国化学学会全球15位最具影响力年轻化工学者国际杰出青年化学工程师奖等荣誉



Min JANG

韩国光云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Synergistic Plasma–Electrochemical Nitrogen Fixation: A Frontier for Green Ammonia Generation

Min Jang,韩国光云大学等离子体生物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涵盖等离子体-催化耦合、高级氧化过程及多模式催化技术,在环境修复、能源转化和绿色合成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H指数61连续五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主持多项国内外重大科研项目,并获得韩国教育部等机构颁发的多项荣誉


Thawatchai ONJU

泰国核技术研究所(TINT所长

报告题目:Thailand’s Development in Fusion Energy: A Synergy of Domestic Capability, Regional Education, And Global Collaboration

Thawatchai Onju博士,泰国核学会执行委员2012年至今)2020年任泰国核技术研究所执行所长,并于2024年连任曾于于斯里林科技大学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04-2016。主要研究涵盖托卡马克建模、聚变能源发展与国家核工程项目顶层规划。曾为泰国实验托卡马克 TT-1、研究堆项目与 SMR 评估担任重要顾问与领导角色。



Rajdeep Singh RAWAT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教授

报告题目:Beyond the Mainstream: Gaining Fusion Insights with Hot Dense Pinch Plasmas

Rajdeep Singh Rawat,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物理教授与学术主任,研究领域涵盖等离子体源、等离子体诊断与应用,以及能源存储材料等交叉学科。累计承担55项研究项目,总经费超2500万美元。发表论文300余篇,被引超10000次。曾任第47IEEE ICOPS会议主席,现任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主席、亚等离子体培训协会AAAPT主席Review of Modern Plasma Physics副主编。


Deepak Prasad SUBEDI

尼泊尔科学与技术院院士

报告题目: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Surface Treatment of Polymers and Natural Fabrics

Deepak Prasad Subedi,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物理系教授,主要从事低温等离子体及其应用研究。从教近30年,曾任加德满都大学理学院副院长、校研发与创新办公室主任等职。指导博士/硕士生研究生近 60 人次。发表3部专著章节及100余篇研究论文,为尼泊尔的等离子体科研与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Hiromasa TANAKA

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Development of Plasma-Activated Solutions for Future Medicine

Hiromasa Tanaka名古屋大学低温等离子体科学中心及工学研究科电子工程系教授。东京大学物理学博士(2004),曾在 UC Irvine 与多伦多大学从事酵母信号传导及癌症靶点基因组学博士后研究,2011 年起专注等离子体医学研究,尤其是等离子体活化液(PAS)的活性机制与治疗潜力,揭示了多条诱导肿瘤细胞死亡与代谢重编程的信号通路。现任国际等离子体医学副主席。


报告专家信息持续更新中……


会议主题

会议主题涵盖但不限于以下方向:

1. 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等离子体基础理论等离子体源、等离子体放电过程与现象等离子体化学、模拟与诊断

2. 多种类型等离子体:热等离子体低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激光产生等离子体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及其他类型

3. 等离子体应用:等离子体农业等离子体生物医学等离子体催化等离子体环境

等离子体材料合成与加工等离子体纳米技术等离子体能源转化及其他应用方向


会议报告类型大会报告(30 min)、主旨报告(25 min)、特邀报告(20 min)、口头报告(15 min)及海报展示

会议注册与投稿

1. 会议注册

请参会人员于2025105日之前登录会议网站提交注册信息。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注册,并填写相关参会信息。

2. 摘要投稿

大会接收摘要投稿,相关模板请参阅会议网站。审核录用并参会汇报的论文将收录《第18届国际等离子体科学与应用会议论文摘要汇编》。所有参会汇报代表均需提交摘要。

摘要投稿截止:2025930

投稿网址:https://science-conference.pro/ICPSA2025

投稿邮箱:icpsa2025@163.com


本次会议不征集全文论文。会后将于Chinese Physics BPlasma Processes and Polymers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D等知名SCI期刊设置相关专刊,邀请参会代表提交原创论文全文。专刊征文将另行通知。


3. 缴费与发票

会议收取会议注册费,具体情况如下:

105日之前:学生2100/AAAPT会员2800/、其他代表3200/

105日之后:学生2500/AAAPT会员3200/、其他代表3500/


会议期间参会代表用餐由会务组统一安排,往返交通及住宿由参会代表自理。


参会代表可选择银行汇款、线上支付或现场刷卡缴费,并请准确填写发票信息,发票将于会议正式开始后陆续开具。


银行汇款账户信息如下:

开户名称:西安恒迈会议展览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开户银行: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

银行帐号:20000027606400000252166


线上缴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支付:


注:汇款和线上支付时请注明ICPSA+参会代表姓名”,后请将付款凭证发送至会议邮箱:icpsa2025@163.com


会议地点

陕西世纪金源大饭店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建工路19-1

组委会已预留世纪金源大饭店部分房间,参会代表可享受会议协议价。由于房源紧张,为保证各位参会者顺利入住,请提前扫描会议报名二维码进行预订

高级特大床/双床房:350 //(含双早)

豪华大床房:450 //(含双早)


赞助征集

为做好会议筹备工作,使本次会议取得更好的效果,诚挚邀请相关企业单位参展,提供赞助支持,共同推动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具体赞助方案请与会务组联系。


会议联系方式

周仁武:17316693216

邮箱:icpsa2025@163.com